去年上海证监局公示的投诉名单里,证券投资咨询类机构投诉量同比暴增217%。更魔幻的是,被投诉最多的汇正财经,恰恰是持有84家分支机构的正规军。当"合法资质"撞上"血本无归",这场投资骗局到底藏着什么猫腻?
一、持牌机构的三张面具:天眼查揭开合规伪装
在天眼查输入"上海汇正财经",你会看到注册资本1亿的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编号:948598N。但继续往下翻,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76条投诉中,"虚假宣传"、"诱导交易"等关键词高频出现。
投诉平台 | 投诉量 | 关键词 | 黑猫投诉 | 376条 | 承诺收益/代客 *** 盘 | *** 官网 | 23次点名 | 违规展业/夸大宣传 |
---|
去年曝光的内部培训视频显示,"每天至少打200个陌拜 *** "、"重点攻克50岁以上客户"已成标准话术。当持牌机构用P2P地推模式拉客,所谓的专业服务早已变味。
二、韭菜收割流水线:从荐股群到爆仓的72小时
杭州王女士的遭遇堪称典型:被拉进"涨停板交流群"后,所谓"首席分析师"连续三天推送涨停股。在"限额加入会员"的饥饿营销下,她缴纳29800元 *** ,三个月亏损超60%。
"他们给我的交割单都是PS的,真正 *** 作时却总让我高位接盘"——来自21CN聚投诉平台用户录音
更讽刺的是,汇正财经官网标注的"平均收益率"达68%,但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,其客户实际盈利比例不足20%。这种选择性披露数据+伪造交易记录的组合拳,让无数投资者防不胜防。
三、监管真空下的暴利游戏:谁在纵容灰色产业?
上海证监局去年开出过暂停新增客户6个月的罚单,但罚款金额仅30万元。对比其动辄数亿的会员费收入,违法成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行业潜规则揭秘:
3. 客户亏损后以"市场风险"推责
有离职员工透露,公司设有专门的舆情应对小组,遇到 *** 客户就采用"拖字诀"。等投资者筋疲力尽,再象征性退还部分费用了事。这种 *** 性收割策略,暴露出现行监管体系的巨大漏洞。
当你在搜索引擎输入"上海汇正财经合法吗",其实更应该问:在合法外衣下,还有多少披着羊皮的狼?记住,真正的投资顾问不会承诺收益,更不会催着你交会员费。保护血汗钱的更好方式,永远是保持 *** 思考。